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9月12日
李增榮:未來1-2年內 鹽湖鹵水將可直接制取電池級氫氧化鋰
鹽湖鋰資源工業品位將有望從300mg/l下降至100-200mg/l,這將大大擴充全球鋰資源的資源量,從原料端保障鋰電產業的發展。五礦鹽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增榮表示,隨著鹽湖提鋰技術的發展,現有高鎂鋰比鹽湖提鋰技術面對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將得到解決。當前鋰電產業僅僅是開端,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堅信鋰電產業是朝陽產業,未來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十一月21二十三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電池行業盛會第6屆我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ABEC2018,鋰電達沃斯)在我國青島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二十二日上午,李增榮在ABEC2018論壇上做了題為《高鎂鋰比鹽湖鋰資源開發重大成果和展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鹽湖鋰資源分布及開發現狀、高鎂鋰比鹽湖鋰資源開發重大成果、現有高鎂鋰比鹽湖鹵水提鋰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對高鎂鋰比鹽湖提鋰技術和鋰電產業的展望等,電池 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鹽湖鋰資源分布及開發現狀
據李增榮介紹,世界鹽湖鋰資源重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我國及美國。花崗偉晶巖鋰礦床重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我國、津巴布韋、南非和剛果。印度和法國也發現偉晶巖鋰礦床,但是不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擁有可經濟開發利用的鋰資源。
在全球鋰資源構成中,鹽湖鋰資源占比72.31%,礦石鋰資源占比20.26%,其他鋰資源占比7.43%。
在國內鋰資源分布中,礦石鋰資源只有15%,集中在四川、江西、河南、湖南、新疆、福建、湖北等地;鹽湖鋰資源重要分布在青海,占有85%的比例,青海鹽湖重要有10個。
李增榮進一步介紹說,青海鹽湖資源中已編入礦產儲量的鋰礦產地10處,保有氯化鋰儲量2447.38萬噸。有察爾汗鹽湖及別勒灘礦區2個特大型礦床,西臺、東臺吉乃爾湖和一里坪礦區3個超大型礦床,10個鹽湖中鋰含量達到工業品位的鋰資源892萬噸,可供開發利用。
李增榮在ABEC2018論壇上還透露,我國鹽湖鋰資源的開發情況,重點有這樣幾家公司在做。一個是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藍科鋰業),在察爾汗鹽湖,未來的規劃產量是6萬噸,現有裝置規模是1萬噸,采用的技術路線是吸附和膜集成提鋰技術。第二個是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西臺吉乃爾鹽湖,未來的規劃產量是2萬噸,現有裝置規模是1萬噸。第三個是青海恒信融業有限公司,也是在西臺吉乃爾。第四個是青海的東臺吉乃爾鋰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另外還有五礦鹽湖、西藏鋰業、西藏城投。
高鎂鋰比鹽湖鋰資源開發重大成果
鹽湖鹵水按陰離子組分差異分為硫酸鹽型、碳酸鹽型和氯化物型;按照鎂鋰比分為高鎂鋰比鹽湖和低鎂鋰比鹽湖。目前業內尚無高鎂鋰比鹽湖鹵水的明確含義,一般認為鎂鋰比大于8的鹽湖為高鎂鋰比鹽湖。
據李增榮介紹,以往鹽湖鹵水鋰資源的開發僅限于南美等地的低鎂鋰比鹽湖。得益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高鎂鋰比鹽湖鋰資源的開發得到了政府、科研單位和公司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通過科研單位和公司的不懈努力,成功開發出了煅燒法、吸附和膜耦合提鋰技術、萃取法、膜法等鹽湖提鋰技術。
在ABEC2018論壇上,李增榮還提到,雖然高鎂鋰比鹽湖提鋰技術取得一定成績,但各鹽湖提鋰公司還在加大研發力度,優化提升。相信未來1-2年內鹽湖提鋰公司將能實現滿足高端電池材料要求的電池級碳酸鋰一次下線,這將會從原材料端有效降低電池材料生產成本,助推鋰電產業發展。
此外,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池材料以氫氧化鋰作為鋰的來源。盡管目前尚無鹽湖鹵水直接制取氫氧化鋰的規模化裝置,但相關科研單位和鹽湖提鋰公司都已展開相關工作。五礦鹽湖、藍科鋰業等公司已將氫氧化鋰納入規劃。相信未來1-2年內,鹽湖鹵水直接制取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將面世,利好鋰電產業的發展。
上一篇:廢舊蓄電池的去向該有"明白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