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3月16日
浙大研發成功新材料超級電池
剛剛過完冬至,口袋里的手機又到了“凍不凍”就黑屏關機的時刻。除了在低溫、高溫條件下電池效能不穩定,在使用一兩年后,電池的續航能力也大打折扣。不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也許都將被解決。
近日,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高超團隊研制出的新型鋁-石墨烯電池。這種電池是柔性的,將它彎折一萬次后,容量完全保持。它可以在零下40攝氏度到120攝氏度的環境中工作,可謂既耐高溫,又抗嚴寒。在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中,這種新型電池能實現1000次充放電性能不減,而在100攝氏度的環境中,它能實現4.5萬次穩定循環,哪怕電芯暴露于火焰中時也不會起火或爆炸。更讓人欣慰的是,這款超級電池號稱充電速度超快,據實驗數據顯示,充滿電只需要1.1秒。“未來如果用到手機上,充電5秒鐘通話2小時是完全可能的。”
一片片泛著金屬光澤的深灰色薄膜,就是團隊最新研發的石墨烯—鋁電池。它的正極是石墨烯薄膜,負極是金屬鋁。相比于鋰電池,高超課題組研發的鋁-石墨烯電池展現出明顯優勢:一般電池隨著反復充放電,比電容量會不斷降低,這就是俗話說的“不耐用”。
但這塊長相“毫不起眼”的鋁-石墨烯電池在這一點上則表現優異。如果把一次充電—放電作為一次循環,這種電池經歷25萬次循環,比電容量仍高達91%,幾乎沒有損失。如果智能手機用上這種電池,每天哪怕充電10次,也能用上近70年。
鋁離子電池是一種優秀的新型電池,其實用化的關鍵是找到合適的正極材料。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課題組選擇石墨烯這一神奇材料,以創新工藝制備成獨特的石墨烯膜作為正極材料,大大提升了鋁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與現在主流的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相抗衡的遠景十分看好。12月15日,相關論文發表于國際著名期刊《科學進展》。
“這種鋁—石墨烯超級電池,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遠遠超過其他電池,比超級電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相當的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高超說。
2015年,斯坦福大學的戴宏杰課題組在Nature雜志發表工作,采用高溫裂解石墨泡沫來制作正極,首次實現了比容量較高且可長循環的鋁離子電池。高超課題組受此啟發,嘗試用石墨烯膜來制作鋁電池的電極。經過一年半摸索和積累,高超團隊提出了石墨烯正極材料的“三高三連續”設計原則。
研發團隊表示,“電池的性能,關鍵取決于電子和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奔跑’的狀態。”該石墨烯電池正極材料采用“三高三連續”設計原則,擁有連續孔道,就像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讓盡可能多的電子和離子暢通地奔跑,或者快速‘歸位’。
“三高”指微觀結構的高質量、高取向、高孔道率;“三連續”指宏觀結構上有連續的導電網絡、連續的離子傳輸通道和連續的離子嵌層通道。
高超課題組的新型電池給我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比如,手機充電數秒就完成,在極寒和高溫環境中能自如工作,不用擔心電池爆炸,不用擔心電池老化。但是,高超說,這離真正商業化還有很大的挑戰,需要更多科學家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實現。
高超說,目前的正極比容量、輸出電壓及面負載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能量密度不足以與鋰離子電池相匹敵,今后還需在保持高功率密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此外,目前經典的離子液體電解質價格較貴,如果可以找到更廉價的電解質,鋁離子電池的商業前景將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