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19日
四部委計劃3年時間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水平
日前,武漢市江夏小朱灣、蔡甸花博匯、黃陂杜堂村(木蘭花鄉)、新洲項山村等4個美麗鄉村充電站投運,為武漢周邊鄉村游新能源汽車車主出行提供充電服務保障。這是武漢市提升新能源車充電便利措施的舉措。1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公布了與國家能源局、工信部、財政部共同制定的《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大幅提升充電技術水平,提高充電設施產品質量,加快完善充電標準體系,全面優化充電設施布局,顯著增強充電網絡互聯互通能力,快速升級充電運營服務品質,進一步優化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環境和產業格局。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是發展短板
今年9月上旬,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物流專用充電站―武漢匯通公路港充電站投入正式運行,可同時為50臺新能源物流車提供充電服務,每日最高充電服務能力達500臺。武漢供電公司電動汽車服務分公司副總經理歐陽昊告訴長江商報記者,2017年,該公司充電站對外提供充電服務35.62萬次,同比增長1002.15%;充電電量661.42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14.77%。2018年1-6月,該公司充電站對外提供充電服務20.71萬次,同比增長71.12%;充電電量369.17萬千萬時,同比增長75.28%。到2018年年底,該公司還將陸續建成投運14座充電站,充電站總數將達到56座,合計直流樁386臺、交流樁27臺接入國網車聯網平臺運營。
在近日召開的“2018中國汽車市場分析研討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介紹,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9.4萬和77.7萬輛,產銷量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據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新能源(5.070,-0.03,-0.59%)汽車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行動計劃》指出,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已建成充電樁數量超過60萬個,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配套能源保障,在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行動計劃》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尚處于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充電基礎設施依然面臨著建設落地難、運營效率低等問題,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之一,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多地打造“車樁一體化管理平臺”
因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的主管部門不同,全國各地普遍采取單獨立項建設的模式分別建設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和充電設施監測平臺。這種方式簡化了行政審批流程,卻造成了數據分散的管理難題。
長江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各地均在建設充電家畜設施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車樁一體化管理。如重慶市,“山地城市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及支撐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項目順利通過重慶市科委組織的課題驗收,截止今年6月底,該項目已接入電動汽車5104輛、充電樁6865臺。成都市車樁一體化平臺除環境治理相關數據分析外,還能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的運行安全、交通擁堵治理、市民便捷出行等方面開展大數據分析研究,截至2018年一季度,成都市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4.32萬輛,建設充電設施1.06萬個,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西安市于2017年8月落地“車樁一體化”監督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其創新打造的“西安模式”,在建設平臺、運營模式、大數據挖掘和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領跑全國。同時,該平臺還將推動開展全市充換電設施互聯互通工作,建立全市統一的充電服務渠道,向社會公眾提供充換電設施信息查詢、導航、便民充電、支付結算、投訴受理、服務監督等公共服務。
《行動計劃》提出6項重要任務,分別是提高充電設施技術質量,提升充電設施運營效率,優化充電設施規劃布局,強化充電設施供電保障,推進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充電設施標準體系。為提升新能源車保障,國家積極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在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鼓勵整車、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出行服務等企業開展合作,促進充電服務專業化發展,通過眾籌建樁、電力市場、車位經營、車輛租賃、廣告服務、大數據應用、電動汽車充放電等多種方式增加運營收入。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提升商場、超市、電影院、便利店、旅游景區等公共領域充電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