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1月07日
比亞迪:混動純電兩手抓,刀片電池加速推廣
今年一月,比亞迪正式公布了DM-i混動平臺,此后從二月份起的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比亞迪基于該平臺接連推出了3款新車。在四月十九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比亞迪中型SUV唐DM-i將上市,成為繼秦DM-i、宋PLUSDM-i之后第三款插電式混動車型。
在DM-i推出之前,比亞迪插電式混動車型普遍采用DM-p系統,這是一套重視高性能的混動系統,搭載該系統的車型售價偏高。和DM-p系統不同的是,比亞迪通過DM-i混動技術降低車輛油耗,同時降低車輛售價,實現了插電混動車型和燃油車同價。以即將上市的唐DM-i為例,該車虧電油耗為5.3L/百公里,百公里加速8.5秒,純電續航里程112公里,可油可電綜合續航里程1050公里,油耗大幅降低,而預期價格會和唐燃油車保持在同一水平。
新推出的DM-i混動平臺有望幫助比亞迪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據了解,比亞迪早在2008年便推出了旗下首款混動產品,在插電式混動技術上已有13年研發歷史,期間經歷了數次迭代。巔峰時期,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在細分市場的占比一度達到53%。不過,隨著競爭加劇,比亞迪近兩年插電混動動力車型的銷量占比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4.81萬輛,市場份額下降至19.2%。
比亞迪在混動領域的積極布局,也符合政策層面的趨勢。去年十月公布的《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25年、2030年,混合動力在傳統能源乘用車中的占比要分別達到50%以上、75%以上,到2035年達到100%,傳統燃油動力乘用車將全部由混合動力車型取代。這意味著混合動力車型在5年后將至少達到千萬輛級以上的規模。
而在純電動汽車市場,比亞迪今年同樣有大動作。比亞迪在2021年將把刀片電池應用在更多車型上面。此前,刀片電池僅僅在比亞迪的旗艦車型漢上面應用,后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會逐步切換刀片電池。今年四月初,比亞迪已經推出了搭載刀片電池的2021款唐EV、秦PLUSEV、宋PLUSEV及2021款e2四款新車型。
據了解,比亞迪在去年三月份高調推出了比亞迪刀片電池,官方宣稱刀片電池將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要改變行業對三元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鋰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比亞迪在公布會上展示了電池單體針刺試驗的視頻。視頻中,三元鋰電池在鋼針刺入后劇烈燃燒,表面溫度超過了500℃;刀片電池無明火、無煙,表面溫度只有30-60℃。
刀片電池的推出以及推廣應用有利于提升比亞迪在動力鋰電池領域的話語權。去年刀片電池公布后,比亞迪、CATL雙方前前后后大戰了5個回合,而核心就是針刺實驗有沒有必要。爭論背后,是動力鋰電池市場格局的變化,近幾年迅速發展的CATL,讓比亞迪感到了威脅,后者開始采取主動的進攻姿態。和此同時,CATL和比亞迪都在積極開拓朋友圈,將電池向外供貨。據了解,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已在大規模擴產,今年起將會向出現在外部品牌的車型上面。
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正在加入電池戰場當中。進入到2021年,廣汽集團在動力鋰電池領域的布局明顯加速。三月份,廣汽埃安公布了新的電池技術包彈匣電池,這是廣汽埃安一系列電池新技術的集合,重要目的在于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四月份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公布了圍繞電氣化的動力鋰電池技術戰略中子星戰略,重要包括:提升電池續航里程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縮短充電時間的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等。
插混、純電、燃油多賽道齊發,使得比亞迪在2020年取得了穩定的成績。從經營業績上來看,比亞迪是2020年為數不多營收、凈利潤雙雙上升的車企之一。2020年財報顯示,比亞迪去年營業收入為1565.98億元,較2019年上升22.59%;凈利潤為42.34億元,同比上升達到162.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9.54億元,同比上升1181.50%。當然,這其中不全是汽車業務的功勞,也和政府補貼、甚至跨界造口罩的收益有關。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5.5萬輛,同比上升146.72%。燃油車一季度累計實現銷量4.9萬輛,同比上升26.39%。相較之下,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好于燃油車。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三月份,比亞迪漢EV總銷量達到2.1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中僅次于五菱宏光MINI以及TSLAModel3,也成為自主品牌在中高級純電動轎車領域唯一一款實現超過2萬輛高銷量的明星產品。
下一篇:半固態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