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12月29日
贛鋒鋰業:實力全球第1,大腿不止TSLA,電池全球前4都是客戶
【1】
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拉動汽車消費再次成為穩上升的利器。
三月底,高層會議確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其中,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將延長2年,補貼政策超出市場預期。
新能源車又被政策托了底,關于車企和上游的動力鋰電池等行業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受TSLA概念、政策影響,今年開年以來,動力鋰電池上游的贛鋒鋰業,曾一度創下二月內漲幅超75%的表現。
(圖源:雪球)
過去10年間,贛鋒鋰業通過并購等方式,將資產規模從3億元提升到140多億足足上升了46倍,并成為全球第三和國內最大的鋰化合物和金屬鋰生產商、全球最大金屬鋰供應商。
贛鋒鋰業擁有5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量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內地香港同時上市(A+H)。
不僅規模夠大,技術同樣也過硬。贛鋒鋰業也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公司,在鋰行業多個產品的市場份額占據領先地位。
(李良彬,贛鋒鋰業董事長兼總裁)
公司的客戶不僅有全球動力鋰電池四大巨頭(松下、LG化學、CATL、比亞迪),也有大眾、寶馬、TSLA等全球頭部車企。
圖注:全球動力鋰電池四大巨頭,都是贛鋒鋰業
而且,贛鋒鋰業曾在一個月接連拿下了寶馬TSLA,以及全球動力鋰電池老三的佳績。
2018年九月初,贛鋒鋰業和TSLA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2018-2020年向TSLA供應每年產量20%的電池級氫氧化鋰。十月二日,又宣布和寶馬簽下5年合同,將供應電池正極材料。
除了和車企簽訂供貨合同,贛鋒鋰業也跟電池廠商簽訂了新合同。八月份的時候,贛鋒拿到了LG2019-2025年總計92600噸的氫氧化鋰訂單。
關于贛鋒鋰業來講,搭上TSLA都無異于手握了一張未來船票。
早在2018年,新能源汽車就已超過3C及其他儲能領域成為鋰需求的第一大來源,占比達36%。
在此之前,鋰電池只用在手機等小型電子產品上,每臺設備只需幾克鋰。而一輛TSLAModel3要幾十公斤鋰,是手機的10000倍!
新能源車帶動了動力鋰電池行業,而作為基礎材料的鋰變得也越來越重要。鋰也因此被譽為白色石油和21世紀的黃金。
位居上游的鋰業公司,很可能在未來成為如中石油、中石化這般重要的公司,成極具潛力的朝陽行業。
【2】
擴大原材料供給并鎖住成本,是市場競爭中尤為關鍵的一環。
鋰礦作為提取鋰資源的唯一來源,全球鋰資源供給重要來自鹽湖和鋰礦山,其中成熟的鹽湖重要分布在南美鋰三角和我國,成熟的鋰礦山依然重要在西澳。
為了實現布局全產業鏈的計劃,近年來,贛鋒鋰業在上游鋰資源掌控上動作頻出。一方面,它積極在鋰資源較為豐富的澳大利亞、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以收購、包銷、參股等各種形式布局掌控鋰資源。
另一方面,2015到2020年間,贛鋒鋰業在A股、H股融資,先后4次通過收購和新增投資等方式擴大其在澳大利亞RIM公司的持股比例。截至2020年初,贛鋒鋰業以7億元的資金獲得了RIM公司50%股權。
2018至2020年,贛鋒鋰業同樣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分5次共計43662.65萬美元認購MineraExar(位于阿根廷的礦業和勘探公司,擁有位于阿根廷Jujuy省的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51%股權。在國內,贛鋒鋰業掌握了江西寧都河源的鋰輝石礦山100%股權。
由于原材料占總成本比重總體均在80%以上,因此,上游鋰原材料對公司利潤貢獻具備決定性因素。
受制于全球部分礦山停產及減產的影響,未來鋰的供給將持續收縮。在下游需求端政策不受公司控制的基礎下,公司及競爭對手均在供給端擴大鋰礦的收購,并簽訂包銷協議,有效保證產量釋放。
不過,不斷收購,也讓贛鋒鋰業出現短時間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比如今年凈利潤下達到了八成。但關于一家要靠上游穩定供應來平抑成本的公司,并不該以一時之利衡量損益。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1.25億輛電動汽車,是今天的十幾倍,屆時,超過一半的新車將是電動的。
井噴的需求,正將鋰這種過去的小眾元素,哄抬為地球上最搶手的資源之一。
2018年,全球對鋰的需求達到26萬噸(碳酸鋰當量,LCE)。預計到2025年,將猛增至130萬噸,是今天的5倍!
僅TSLAModel3,每年就要上萬噸。我們要吸收全世界所有鋰的產量!馬斯克豪言。
在這番豪言下,一個嶄新的能源時代正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