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9月20日
寶島楊振鶴:鋰電池會受到推廣 需求在不斷上漲
在《茗說》采訪天津寶島車業集團總經理楊振鶴的上集中,楊振鶴談到了他為何會從傳媒行業進入到電動汽車行業,有關寶島的傳承和創新,對待新國標的態度,電動汽車行業騎行文化的缺失,鋰電池的發展,鋰電池共享電單車是否會出現,國外市場情況,新國標執行時的執法等等備受行業和觀眾所關心的話題,本文對楊振鶴回答中的要點一一進行了梳理。
為全面了解產業鏈進入電動汽車行業
從歐洲留學歸來后,楊振鶴進入分眾傳媒,但是,營銷、傳媒、廣告僅屬于產業鏈一部分,完整的產業鏈還應該包括采購、銷售到生產,還有包括售后,包括品牌,為了更深入而又全面的了解一個真正的產業鏈,楊振鶴從傳媒行業轉行進入到了電動汽車行業。
關于兩個行業的差別,楊振鶴認為,傳媒可能更多的是創意和創新,制造業講究的是匠心,就是踏實和務實思想是不太相同的。但是,都要認真的對待。
寶島的傳承和創新
什么是傳承?楊振鶴認為,傳承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寶島已經21年,這就是一個傳承型的公司,而到了他這一代,這是在接受傳承。
什么是創新?楊振鶴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人人都擁有詩和遠方的情懷,寶島提出了人生有擔當,帶夢去遠行的口號,豐富產品以靈魂,這是文化的創新。
二,最早從自行車開始,一步步發展成自行車,電動獨輪車、兩輪車、三輪車,甚至是電動四輪車的全產業鏈模式,這是創業內容的創新。
三,寶島目前有三大生產基地,天津無錫和安徽的蚌埠,還有18個事業部,這是公司發展規模的創新。
新國標是件好事無規矩不成方圓
關于剛剛出臺的新國標,楊振鶴認為這是好事,任何事情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假如這個行業真的想要做好,就要統一標準,這樣才有合理的競爭,才有良性的發展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產品的品質真正做到位。
接下來,就看政策如何落地了。
電動汽車缺少騎行文化
楊振鶴關于電動汽車沒有自己的騎行文化表示遺憾。
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都有自己廣泛眾多的的比賽,有著豐富的騎行文化,激發著行業從業人員的熱情,也推動著行業的進步,可是電動自行車很少有,閑的這個圈子很落寞,很邊緣,無人關注,沒有了騎行文化,也就沒有了氛圍,也就有了自己的騎行文化,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像自行車,摩托車,它缺少騎行文化,也就缺少一種整體的氛圍。
鋰電池會受到推廣需求在不斷上漲
關于鋰電池的發展,楊振鶴持積極態度。
他說,鋰電池讓整車減重,既降低了成本,又合乎政策要求,未來鋰電池絕對會讓消費者愿意去接受,它的確很輕,所以鋰電他會成為一種新的推廣方式。
而每年鋰電池的需求和鋰電車的需求都是在上升的,未來大家都是可以插拔更加輕便,可以拿上樓,可以坐電梯等等。
不看好未來會出現以鋰電為主的電單車
楊振鶴關于功效模式的未來表示悲觀,他直言共享模式現在已經不流行了。
假如有,這種就是材料的革命了。但以現在共享的理論來說,唯一難以解決的就是維護成本太高。就換電模式的話是分成兩種,第一種,共享單車運營商去換電,他去換電池模式,第二種,使用者主動換電模式。其實主動換電模式的話,可能現在也不能做到,反正這個的確有難度。
國外市場成熟的一個是東南亞一個是美國
歐洲作為主流市場,所有的1:1的助力車,全是輻條輪,大概是700CC或者是28寸、29寸這種大輪轂,運用的是后置的電機,還有中置電機。在歐洲推廣,法律得控制時速,也要求整車重量,歐洲有歐洲的標準,所以也有它的控制;東南亞市場也是比較火的,盡管大部分的人對摩托車情有獨鐘;印度也不錯,但印度人不太守信用;北美市場也有需求,需求量比較大,價格卻是一個門檻。
相對來說現在比較成熟的,楊振鶴認為一個是東南亞,第二個就是歐洲了。
上一篇: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下一篇:李愛民:氫能源投資機會正悄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