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12月19日
2022國內鋰電材料供需矛盾趨緩
"近幾年鋰電行業特別火,誕生了一批市值超千億的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融資動作也非常頻繁,催生了眾多高估值的鋰電材料和設備公司。"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院長高小兵指出,近兩年國內鋰電行業進入高景氣狀態"孵化"了一批高估值、高市值鋰電公司。其中,千億市值上市公司超15家、萬億市值公司有2家。
鋰電公司估值上升的同時,鋰電產業鏈各細分領域的投擴產項目也接連不斷,新建產量規模和項目投資金額持續攀升。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國內投建的鋰電項目超過600個,累計投資金額超1萬億元,上述資金將在未來2-3年內落地。
上述項目重要由現有鋰電公司投建,同時也有一批跨界而來的新進入者參和建設。初步統計近兩年已有超過50家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鋰電行業,重要集中在上游材料環節。
六月14-十七日,第十五屆高工鋰電產業峰會在常州茅山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峰會由大族激光總冠名,高工鋰電、高工機器人、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海目星激光、思客琦協辦,江蘇省金壇華羅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承辦,蜂巢能源特別贊助。超1300名鋰電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鋰電產業發展趨勢。
在天賜材料冠名的【動力鋰電池技術創新和材料選擇】的專場上,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院長高小兵發表了題為"我國鋰電材料供需及新材料進展分析"的主題演講。
鋰電原料價格全線看漲
2021年,新能源汽車和鋰電儲能市場爆發式上升帶動鋰電池出貨量大幅上升,進而對上游各類鋰電材料出現強勁需求,鋰電材料環節整體處于供應緊張、價格攀升狀態。
其中,包括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磷酸鐵、磷酸一銨、PVDF、VC等鋰電原材料在2021年都出現價格暴漲、產品毛利率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碳酸鋰、六氟磷酸鋰、PVDF、磷酸鐵鋰等價格在2021年較2020年底同比上升分別超750%、420%、400%和350%;石墨化、磷酸鐵、磷酸一銨等原料價格也有1-2倍的漲幅。
不過,隨著上游公司加速擴產和下游市場需求調整,上述材料等價格進入2022年開始逐步回落。其中VC漲價周期最短,價格從2020年的15萬元/噸暴漲至2021年的50萬元/噸,然后跌至當前的12萬元/噸左右。
整體來看,隨著新建產量集中釋放,絕大多數鋰電原料的供需關系在2022年將趨于平穩。六氟磷酸鋰、VC、磷酸鐵鋰等原料等產量目前較為充裕,但石墨化、磷酸鐵和PVDF等原料仍處于緊缺狀態,預計在第三、第四季度會陸續達到平衡。
GGII預計,到2023年前,除鋰礦外,其它鋰電原材料的規劃產量如能如實投產,產量瓶頸將得以解除。
鋰電產業鏈產品毛利波動
從2015-2022年Q1來看,鋰電材料的產品毛利率整體波動幅度較大,普遍在2020年處于低位,但在2021年出現大幅回升,但在后期或將再次出現波動。
具體來看,鋰鹽公司的毛利率在2020年跌至谷底但在2021年回升至一個高位,并在2022年Q1創新高。當前鋰鹽公司毛利率平均在60%以上,甚至接近80%。
橫向來看,2015-2017年是鋰鹽產業的集中盈利期,2018-2020年進入調整期,鋰鹽公司毛利率持續下降甚至出現大幅虧損。
四大主材方面,電解液產品本身毛利相對穩定維持在20%~30%,而六氟磷酸鋰毛利當前處于高位,但在2022年Q1回落明顯,因此布局原材料的電解液公司毛利優勢明顯。
正極材料領域,磷酸鐵、磷酸鐵鋰公司的毛利率在2015~2016年處于高點,在2020年跌至底部,當前毛利水平在20%~30%;三元前驅體、三元材料公司的毛利在10%~20%之間,重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
隔膜公司的毛利持續下降,在2018-2020年分化較嚴重,頭部公司能維持在40%-50%,目前已經完成行業洗牌。
負極材料公司的毛利較為穩定,在25%-40%間波動,下限毛利高于10%。
鋰電池方面,近年來動力鋰電池系統價格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3元/wh一路下降至2020年的0.6元/wh左右,2022年受原料漲價影響回升至1元/wh左右。
2021~2022年Q1電池公司的毛利集中下降,產業鏈利潤重要集中在上游礦產和其它關鍵原材料,目前普遍在20%左右。
動力鋰電池降本路徑多元化
動力鋰電池產品性能提升和降成本的要,帶動鋰電池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提速以及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升溫。
在新材料方面,包括硅基材料、補鋰劑、磷酸錳鐵鋰、復合箔材等新型鋰電材料的產業化開始提速。
GGII預計2022年硅基(復合后)、補鋰劑、復合箔材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近2萬噸級、千噸級和5千萬平米級。
其中2022年為復合箔材的量產元年,將首先用于高鎳三元電池,在隨后三年內出貨量將上升10倍。
磷酸錳鐵鋰正極2021年在電動二輪車鋰電池領域率先量產應用,2023有望在純電乘用車領域批量應用,2025年出貨量有望超30萬噸。
在新工藝方面,4680電池相比傳統圓柱電池在散熱、能量密度提升、倍率性能等方面擁有較大優勢,但在輥壓、涂布、卷繞、切割、注液、焊接等方面的工藝要求更高,要材料和設備公司協同解決。
在電池回收方面,受鈷鎳鋰等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帶動,廢舊電池回收的再生價值在2021年凸顯。2021年國內鋰電池回收規模上升超60%,回收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上升,進而誕生了一批高估值回收公司。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產業新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