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8月14日
現代電動汽車大規模回收下一個因為電池安全回收的品牌會是誰?
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幫助電動汽車實現了續航里程的穩步提升,并取得銷量突破,但與此同時,越來越高的能量密度也讓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性備受關注。
近日,據韓國媒體披露,由于旗下車型發生多起起火事故,現代汽車正在韓國國土交通部申請收回全系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再次引發了公眾對電動汽車電池安全性的擔憂。
LG化學沖高前景堪憂
據韓媒報道,此次現代汽車申請回收的車型,包括超過2.1萬輛IONIQ,236輛公共汽車以及3.3萬輛KONA電動版。
就在回收此次回收幾天前的2月15日,一臺現代電動公交車在行駛中發生火災,這是韓國首例在行駛中電池起火的電動汽車,而KONA電動版自2018年以來,已在全球發生約15起電池充電自燃事故。
現代電動車大規?;厥罩袊鴳摷橙∧男┙逃??
這些事故的矛頭最終指向了韓國電池巨頭LG化學,因為它們搭載的都是來自LG化學的電池組。
在此次回收中,現代已明確提出要更換車輛的電池組,可能會將電池供應商從LG化學切換至另一家韓國企業SKI,但對于由此產生的58億元巨額回收費用,現代和LG化學目前分歧巨大,尚未達成協議。
現代對LG化學的態度與去年10月對KONA電動版進行首次回收時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現代并沒有甩鍋LG化學,處理方案也只是升級了電池管理系統,但隨著KONA電動版自燃事故繼續發生,現代似乎改變了主意。
現代電動車大規?;厥罩袊鴳摷橙∧男┙逃??
目前來看,無論回收事件結果如何,此前風光無限的LG化學電池業務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2020年,獲益于歐洲電動汽車銷量爆發,LG化學電池業務市場占有率大增,超越松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池供應商,直追寧德時代。而作為國產特斯拉ModelY的核心電池供應商,LG化學電池業務原本預計將迎來高速增長,并早已謀劃電池板塊獨立上市,沖擊市場占有率第一,但隨著此次回收事件的發酵,沖高前景已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如何降低安全焦慮?
對于現代汽車此次回收事件,中國消費者關心的應該還是LG化學在國內電動汽車品牌中的供貨情況。
目前,LG化學在美國密歇根、韓國梧倉、波蘭弗羅茨瓦夫和中國南京建有四家電池工廠,其中,南京工廠主要供貨給國產特斯拉Model3和ModelY,供應的電池型號主要為NCM811型三元鋰電池,而發生自燃的現代KONA電動版搭載的主要是LG化學的NCM622型三元鋰電池。
現代電動車大規模回收中國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從技術角度來看,NCM811相比NCM622,變化主要是在NCM(鎳鈷錳)中的鎳含量從60%提升至80%,在動力電池中,高活性的鎳比重越大,能量密度越高,但穩定性也會隨之下降,導致熱失控自燃風險上升。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KONA電動版設計時,恰恰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可靠性而放棄了能量密度更高的NCM811電池,選擇了技術更保守的NCM622電池,結果卻翻車了,那么NCM811電池的可靠性就更加引起關注。
事實上,為了更好的解決續航焦慮,NCM811電池此前已經被不少國內新創電動車企采用,比如蔚來ES6、小鵬P7等,傳統車企中,廣汽新能源主打長續航的AionS最初也采用了NCM811電池,但在四個月內連續發生了三起自燃后,AionS更換為了可靠性更高的NCM523電池。
現代電動車大規?;厥罩袊鴳摷橙∧男┙逃??
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三元鋰的能量密度和穩定性依然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盡管國內尚未出現類似現代這樣的電池回收事件,但是在三元鋰電池裝車量持續上升,自燃事故也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中國國內出現電池安全回收恐怕只是時間問題,汽車廠商們在竭力緩解電動車續航焦慮的同時,恐怕也不得不花大力氣解決消費者對電池的安全焦慮。
對于備受外界質疑的NCM811技術,寧德時代表示不會放棄,但是目前寧德時代實際上也在兩邊下注的狀態,持續加碼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線路,去年也成功憑借磷酸鐵鋰重新打入特斯拉供應鏈。
實際上,對于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來說,磷酸鐵鋰的潛力還有待深度挖掘。在不久前發布的2021年第一批乘用車目錄中,磷酸鐵鋰配套車型的占比已經達到48.6%,與三元鋰電池旗鼓相當。
過去,磷酸鐵鋰技術由于能量密度不高,曾在短暫的繁榮后進入低谷,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已經實現了巨大的飛躍,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則愈發明顯。
在這方面,堅守磷酸鐵鋰技術的比亞迪則扮演了守得花開見月明的角色。
2020年,比亞迪在多年深耕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基礎上,發展出了獨特的刀片電池。
現代電動車大規?;厥罩袊鴳摷橙∧男┙逃??
這種全新的結構在成組時通過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實現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相較傳統的有模組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續航里程則達到了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水平。
同時,由于去掉了模組這一層中間結構,使得電池系統的復雜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帶來了更高的產品穩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將磷酸鐵鋰本身的可靠性優勢進一步放大。在目前最嚴格的穿刺試驗中,刀片電池是唯一在測試過程中做到無明火無高溫的動力電池,也成為了目前解決安全焦慮的最佳方案。
現代電動車大規模回收中國應該汲取哪些教訓?
在刀片電池這一核心技術優勢的幫助下,比亞迪的旗艦車型漢EV截至目前已經連續3個月實現銷量破萬,成為了特斯拉Model3最有力的國貨競爭者。
總結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日本以及快速崛起的韓國汽車產業一直是蹣跚學步中國汽車的追趕和學習對象,包括在電池產品的發展上,國內大多數車企也是非常推崇日韓廠商主導的三元鋰電池。
但是三元鋰電車型頻發的自燃事故,尤其是此次現代汽車的大規?;厥諔摻o中國汽車工業帶來警示,那就是在新技術的探索方面,中國企業不應妄自菲薄,盲目推廣國外標準,片面追求能量密度及續航,而忽視了關乎消費者生命的安全問題。
今天,在電動汽車尤其是核心的電池技術領域,中國企業以安全為核心占領新的技術制高點,正當其時。
上一篇:豐田:靠固態電池"攻城略地"?
下一篇:扒一扒電動汽車的刀片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