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06月28日
TSLA神秘自主電池項目名稱首次曝光
從無鈷電池聯想到CTP磷酸鐵鋰,再到"干電極+超級電容",市場對TSLA未來黑科技電池的關注核心始終圍繞高能量密度加低成本展開。
就在業界以為猜測已窮盡想象后,又是平地一聲雷——二十七日,這一神秘的自主電池項目名稱首次曝光,成本也將比預期大幅下降。
"Roadrunner",這是TSLA正秘密推進的自主電池項目的內部代號。
記者從海外市場獲悉,TSLA計劃采用"用機器來制造機器"策略,從而大規模生產更便宜的電池。
目前,TSLA已在該項目下測試了原型電池,從而確認自己可批量生產電池,并將其首先應用于汽車,最終用于固定的儲能產品。
TSLA的目標是將每千瓦時鋰電池的成本下降到100美元以下,以使電動汽車達到和沒有補貼的汽油車同等的價格。
每千瓦時100美元是什么概念?
彭博新能源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車用鋰電池的平均價格為每千瓦時156美元,這比前一年下降了13%,和2010年每千瓦時超過1100美元的價格相比,鋰電池價格已下跌了87%。到2023年,每千瓦時的鋰電池市場價格將會接近100美元。
TSLARoadrunner項目將這一預測數據提前了好幾年。
針對TSLA每千瓦時鋰電池的成本下降到100美元以下的最新說法,一位資深電新行業研究人士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TSLA自產電池材料體系還是高鎳低鈷技術,但電池制程可能會有顛覆性的變化,大概率將采用干電極技術。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針對方形三元電池,降到100美元/千瓦時可能不難。
據墨柯測算,通過采取做大電芯、簡化模塊的CTP技術、方形疊片技術、高鎳化等,在材料價格維持現有水平的情況下,2025年可望達到100美元的水平。軟包鋰電池可以采取和方形類似的辦法做到,但是圓柱電池就有點難,因為圓柱電芯小,殼體材料用得多且用量很難快速下降。
墨柯認為,目前來看,TSLA的辦法無外乎有這么幾個:
1.用機器人替代工人,節省掉人工成本;
2.把圓柱電芯繼續做大,削減殼體材料用量的同時提升電芯能量密度,降低單位kWh的制造成本;
3.采用干電極等技術,通過簡化工藝來削減制造成本;
4.繼續擴大生產規模,追求更高的規模效益;
5.繼續簡化模組,盡可能向CTP(celltopack,無模組動力鋰電池包)看齊;
6.通過使用新技術來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如無鈷三元、硅負極等),也可以降低單位kWh成本,等等。上述舉措并舉,有可能將圓柱電池pack成本降到100美元。
"要做出品質極高、一致性很好的好電池來,豐富的電池制造相關相關經驗極為重要。"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鋰電池要自己做不難,但是要做好非常難。假如TSLA不依賴松下等電池合作伙伴而完全自己去玩,我覺得它不一定能做得好。"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預期TSLACEO埃隆馬斯克將在四月份舉辦的"電池投資者日"活動上展示自家制造的新型電池,并宣布相關生產情況。這一神秘項目能否成功?一切懸念屆時都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