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10月23日
動力鋰電池擴產進行時 鈴木、福特等多家汽車廠商紛紛入局
《科創板日報》(上海,編輯李紅暉)訊,動力鋰電池擴產不斷,繼欣旺達、CATL、中創新航等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相繼開動新項目之后,鈴木、福特等多家汽車廠商也宣布建設動力鋰電池新廠的消息。
據NHK三月十九日消息,鈴木汽車已決定投資約1500億日元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立一家新廠,用于生產電動汽車及車載電池,據悉,電池廠計劃在2026年開始運營。
三月十七日,LG新能源和現代汽車在印度尼西亞成立的這一家合資電池公司,預計在2024年投入運營,初期計劃的年產量是10GWh,但兩家公司同意根據需求,在未來將廠的電池年產量提升至30GWh。
另外,三月十四日,福特也宣布計劃和SKon合作投建的新電池廠,將選址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附近,生產用于組裝電池模組的三元高鎳電池,該廠計劃于2025年前投入運營,年產量達到30GWh至45GWh,將成為整個歐洲地區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廠之一。
多家汽車廠商密集布局動力鋰電池的背后,是整個動力鋰電池行業的供需失衡。有數據預測2025年缺口或達到需求的40%。
和此同時,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飛漲也讓行業陷入瘋狂。從數據來看,三月初,電池級碳酸鋰突破前期市場50萬元/噸的預測價,均價已上漲至50.04萬元/噸,較去年同期漲幅達510%。截至三月十八日,電池級碳酸鋰市場綜合報價在50萬元/噸附近。
有關碳酸鋰價格暴漲,中聯金鈷鋰分析師盛一唐此前在采訪中表示,"最重要的還是當下市場擴產周期供需錯配,以及中長期的原料供應緊張問題。鋰鹽冶煉廠、正極材料廠商和電池廠均有產量擴張計劃,新增產線持續落地,擴產周期在半年到兩年不等,但原料供應增速遠不及需求擴張增速。"
另外,原材料上漲也在進一步掀起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今日,長城汽車旗下品牌歐拉、威馬汽車紛紛宣布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上調旗下部分車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