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7月24日
LG能源如約推進IPO,百億美元加碼后能否再度登頂電池行業首位?
據DigitalDaily報道,從業內人士獲悉,LG能源(LGEnergySolutions)已決定按計劃在年內推進IPO,具體細節及日期將在不久之后公布。
LG能源是LG化學的全資子公司,去年由后者的電池業務部門獨立而來。今年6月8日,媒體報道稱,LG能源已向韓國證交所申請IPO預審。
本次預審申請未透露公司籌資規模。據路透IFR此前報道,LG能源的募資規模預計達100億到120億美元之間,這將是目前韓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
據悉,LG能源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是用于電池產能擴充。今年3月,LG能源宣布計劃到2025年投資45億美元擴大美國的電池生產業務和建設新的電池工廠。4月份,LG能源和通用汽車公司將斥資2.7萬億韓元(約24.24億美元),通過合資公司形式在田納西州建設第二家美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來擴充產能。
據SNE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1-8月全球電池使用量TOP10排行榜中,LG能源雖仍居第二位,但是其市場份額為24.5%,較寧德時代低了5.8個百分點。
而且5月LG新能源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5.7GWh,比去年同期激增3.7倍,超越寧德時代,位居世界第一。這已經是寧德時代第三次被反超。LG新能源還未拆分時,曾在2020年第一季度和7月份,在裝機總量上兩度超越寧德時代。
誰能坐穩動力電池的頭把交椅還有待時間證明。不過寧德時代與LG能源一刻也沒有放松,都在抓緊時間擴張版圖,加之今年電池短缺,動力電池市場也出現了很多變數,電池廠不僅要投資上游,還要與下游綁定,電池行業競爭越發激烈。
兩強爭霸:融資、擴張
經過一系列的數據對比,寧德時代和LG新能源無論在產能還是產量方面,均處于電池企業第一梯隊。
又是來自SNEResearch的報告預估,2025年動力電池出貨量1160GWh,將實現GWh到TWh的跳躍。電池行業將迎來急速擴張期。
去年8月開始,寧德時代率先發布一系列公告宣布全面擴張。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投資不超過190億元,投資了包括先導智能、永福股份、星云股份、天華超凈在內的多家產業鏈企業。從去年底起,寧德時代又宣布了一系列的新建生產基地和擴建計劃。根據相關公告,目前主要產能建設項目包括18億歐元歐洲基地、100億元車里灣項目、320億元宜賓項目(1-6期)、170億元福鼎一期項目、120億元溧陽四期項目和120億元肇慶一期項目等。
今年4月,寧德時代又一次宣布計劃在未來一年內以證券投資方式,繼續對境內外產業鏈上市公司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億元。
此外,寧德時代今年4月還通過其控股公司入股洛陽鉬業在剛果(金)的Kisanfu項目,共同投資開發的大型銅鈷礦。
LG新能源擴張速度不遑多讓。去年12月,LG化學官宣,電池業務子公司LG新能源單獨拆分,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隨之大增。
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LG新能源計劃于今年年底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式在韓國交易所上市。LG新能源或通過此次IPO募集高達20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1125.6億元)的資金,以擴大其生產能力并加大研發投入,從而保證其在全球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記者梳理發現,LG新能源已進行一系列的具體行動。
7月22日,天賜材料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與LG新能源)簽訂約定,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底,LG新能源向九江天賜采購預計總數量為55000噸的電解液產品。如果按照平均1GWh電池生產需要1000噸電解液計算,LG新能源此次與天賜材料簽訂的采購協議,預計可以滿足55GWh電池生產。
同在7月,LG新能源與澳大利亞礦商簽署了一項至少5年的氫氧化鋰供應協議。根據雙方協議,LG能源公司將在交易的第一年采購5000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之后每年采購1萬噸。
去年底,LG新能源還對南京生產基地追加5億美元投資,用于擴產圓柱電池。
寧德時代相關人士早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LG新能源將是寧德時代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對手。眼下種種跡象表明,兩家企業均在全面升級中。電池材料,中國財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