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9月08日
新能源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材料發展前景詳解
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關于改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和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義。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要包括上游鋰離子電池及電機原材料、中游電機,電控,電池以及下游整車,充電樁和運營三個環節。鋰離子電池材料處于上游環節,一般可以分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外殼等五大材料。其中正極材料種類較多,包括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以及三元鋰,三元鋰重要指鎳鈷錳酸鋰NCM,也包括小部分的鎳鈷鋁酸鋰NCA;負極重要以石墨材料為主,包括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等;隔膜重要以聚烯烴材料聚丙烯PP以及聚乙烯PE為主;電解液重要成分為六氟磷酸鋰、溶劑以及一些特殊成分的添加劑;外殼則可以分為金屬外殼或者塑料為主的鋁塑膜。
在補貼退坡+積分制度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逐步由政府引導向市場競爭方向發展。2018年為雙積分政策計算元年,經過我們的測算,我們預計2018年汽車行業整體CAFC分數為-264.2萬分,以每輛新能源汽車平均消化3分推算,在雙積分政策計算元年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理論空間下限為88.08萬輛。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處于產業發展初期,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按照國家相關規劃,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計到2020年和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分別達到200萬輛和700萬輛,分別占到汽車總銷量的7%和20%以上。我們預計2018-2020年動力鋰電池需求分別可達52.89GWh、74.97GWh及120.85GWh,年復合上升率高達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