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29日
我國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亟須破解四大問題
近年來,隨著鉛污染事件陸續發生,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問題備受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盡管相關政府部門陸續出臺了《有關促進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產業規范發展意見》《再生鉛行業規范條件》《有關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法的通知》等政策法規來規范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利用,但我國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仍存在諸多問題亟須解決。
一、行業秩序混亂,個體非法回收處置占主導
我國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極為不規范,違法經營現象嚴重。從事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的公司重要有物資回收公司、電池制造公司、再生公司和個體商販,但正規持證回收單位收集的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占比不足30%,有超過70%的廢舊鉛酸蓄電池流入非法回收渠道,大量含鉛廢酸傾倒流入環境,鉛污染和酸污染嚴重。大部分正規再生鉛公司“吃不飽”,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非法再生鉛廠較為泛濫,嚴重擠占了正規再生鉛公司的市場。
二、回收處置渠道分散,全國性回收利用體系未形成
目前,我國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渠道散亂,中間環節多,回收成本較高,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去向無法掌控和追溯。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推行之后,鉛酸蓄電池生產公司雖然正依托各自銷售網絡通過逆向物流的方式回收廢舊鉛酸蓄電池,但到目前為止,全國性的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尚沒有形成,鉛酸蓄電池生產公司的回收量仍然只是一少部分,未形成規模,正規公司維持其運營所需的原料嚴重不足,擁有先進處理能力的公司根本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加之生產公司與再生鉛公司分屬兩個利益主體,二者間還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和利益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的建立。
三、法規標準不健全,政策及配套措施不完善
目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法規標準尚不健全,缺乏相應的廢舊電池回收技術規范,對個體商販、非法大回收商及非法冶煉者缺乏有效的監管和強有力的懲罰機制,對出現社會源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公眾缺乏相應的法規約束。國家沒有將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處理公司列為公益性質公司,財政稅務部門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體系,現行的財政稅收扶持和補貼力度極為有限。同時,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不少的政策法規并正積極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制,但與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及相應的豁免機制卻沒有及時跟進,正規回收處理公司在收集、轉移環節受限制較多,普遍反映經營困難。
四、消費者回收意識弱,處置廢舊鉛酸蓄電池較隨意
消費者是社會源廢舊鉛酸蓄電池的出現者,消費者對廢舊鉛酸蓄電池相關知識不了解和回收意識不強,以及對廢舊鉛酸蓄電池通過正規處置流程和非法處置所造成的環境危害認識不足,對非法回收渠道尚沒有抵制意識,隨意地將廢舊鉛酸蓄電池賣給非法小商販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我國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效果。加之合法渠道與非法渠道間價格差和便捷性等因素,消費者常會將廢舊鉛酸蓄電池賣給出價高或就近的回收點,不會在意回收點是否正規,導致大量社會源廢舊鉛酸蓄電池流入非法回收渠道。
上一篇:電動汽車電池保養 冬季必知五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