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6月21日
南美礦企投資瞄準中國鋰資源市場
圍繞純電動汽車(EV)蓄電池的核心原料鋰,南美地區擴大產能的行動接連不斷。全球大型鋰生產商智利礦業化工(SQM)5月24日宣布,將投資5.25億美元把產能擴大至3.8倍。在阿根廷,美國FMC公司和日本豐田通商也啟動增產投資。著眼于純電動汽車的普及,中國資本也流入南美,預計鋰供應量將持續增加。
智利礦業化工將在2021年之前,增加智利國內的碳酸鋰精煉設備,把年產能從目前的4.8萬噸大幅提高至18萬噸。該公司表示,“過去2年由于削減庫存等舉措,銷售了比公稱產能更多的鋰”,目前供應量跟不上需求增長的步伐。
不少觀點認為,智利礦業化工此次投資是瞄準中國市場。中國通過出臺國家政策正在推動普及純電動汽車。5月17日,中國的鋰業巨頭天齊鋰業宣布將出資40億美元收購智利礦業化工24%的股份,雙方已就此達成協議。
在智利的鄰國阿根廷,美國FMC公司將在2019年之前投資3億美元,把碳酸鋰的產能提高至目前2倍的4萬噸。在阿根廷,豐田通商也和自身的出資對象——澳大利亞的資源開發企業攜手增產碳酸鋰,南美掀起了投資熱潮。
鋰的價格持續上漲。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資料顯示,2017年碳酸鋰的平均交易價格為1噸1.39萬美元,2年時間里翻了一番。有日本的電池廠商指出,“中國政府提出普及純電動汽車,鋰價格出現泡沫”。
一方面,歐洲也出現汽車從內燃機向電動化過渡的傾向,預計今后蓄電池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顯示,在鋰資源儲藏量方面,智利和阿根廷等南美地區占全球6成。在提取方面,各國主要采取將鹽湖中蘊含的鋰晾曬后精煉提純的手法。
上一篇:俄羅斯科學家開發新型核電池
下一篇:動力電池的“遠東時代”誰最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