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07日
動力鋰電池公司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該如何生存
2017年七月三十一日,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公布了《2016年度我國電池行業百強公司名單》,此次公布的公司較2015年變化不大,排名前兩位的依然是: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天能動力國際有限公司。
相較于2015年,2016年百強公司銷售收入整體大幅提升,共實現銷售收入2892.48億元,同比2015年的2170.9億元上升33.2%。入圍公司最低銷售收入比2015年提高8400萬元,為4.98億元。
2016年度我國電池行業百強公司名單中以鋰離子電池和鉛酸蓄電池等新能源電池最為強勁。名單中鋰離子電池公司38家,鉛酸蓄電池公司30家,占據了百強公司的68%。其中,鋰離子電池公司銷售收入1035.15億元,鉛酸蓄電池公司銷售收入975.77億元,共計2010.92億元,占2016年百強公司銷售收入的69.4%。
Buff加持電池公司可以浪?
2016年在國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加之政府關于新能源公司的大力補貼,讓動力鋰電池公司從出生就自帶buff。2016年我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330億元,同比2015年上升35%,鋰離子電池的產量達到873億瓦時,同比上升42%。其中,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同比上升88%,產量330億瓦時,同比上升106%。據統計,2016年動力鋰電池出貨總量達280億瓦時,同比上升78.06%。
雖然政策buff加持,但不代表動力鋰電池公司就可以浪了。動力鋰電池業整體產量結構過剩,各細分領域競爭激烈,市場需求進一步向優勢公司集中。2017年三月,由國家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促進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法》中提出,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業總產量將超過1000億瓦時,形成產銷規模在400億瓦時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公司。未來幾年勢必會有一部分公司被淘汰,而占據市場領導地位的公司則會越來越大。
從青銅到王者的進階之路!
隨著電池業發展進程的推進,依靠財政補貼、粗放式上量投產的模式正在發生變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更加嚴苛的動力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出臺,政策機制和市場機制正在對行業進行調整,部分落后產量將逐漸被淘汰,優質公司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上升,行業快速發展的紅利將逐漸向實力雄厚的優質公司傾斜。
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勢必將快速發展,未來將會對電池公司提出更高要求。電池公司要通過技術創新、生產自動化和管理規范化,將質量和安全放到首位,完善產業鏈建設,持續推進改革,加快實現電池業的智能制造。公司要積極主動轉變發展方式,從產量擴張轉到提質增效上來,堅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得到發展,成就一段王者之路。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將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