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5月09日
四部委聯合公布燃料動力電池財政補貼政策 如何解讀?
4月23日,國家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隨后發布的官方解讀表示,2009年以來,四部委采取對消費者給予購置補貼的方式支持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在政策扶持下,截至2019年底,我國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6500輛,建成加氫站超過50座,形成初創企業400多家,社會資本投入燃料電池汽車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一些問題,主要是: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缺失,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消費端的補貼政策對推動產業鏈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局限性日益顯現。
針對產業存在的問題,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選擇一部分城市圍繞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攻關,開展燃料電池產業化示范應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模式。示范為期4年,示范期間中央財政將按照結果導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支持地方組織企業開展新技術研發攻關和產業化、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以及新技術在燃料電池汽車上的示范應用等。
TrendBank認為,此次新政的方向,符合產業內在發展邏輯,符合世界國家發展方向。
一方面,明確了財政上還是會繼續支持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只是支持方式有所改變。既然有了方向上的指引,意味著細則出臺也為期不遠,這讓大多數苦等政策出臺的企業看到了持續投入發展的“亮光”,比在茫然中焦灼等待的情形會好很多;
另一方面,業界對通知中提綱挈領的幾個關鍵詞,不乏很多疑問,比如“以獎代補”合理與否,能否真正落實?“區域性”發展是否造成選擇上的不公?鼓勵重點攻關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是否意味著補貼將從整車端延伸至中上游端?“4年左右時間”是長是短?
雖然此次新政的具體細則尚未出爐,但就目前定調的方向,也足以對整個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主導后續的產業發展。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城市和區域將對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主導能力;同時,中國城市與區域的競爭格局或將被重塑。
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既寬又長,應用廣泛,產業產值和規模潛力巨大
HydrogenCouncil曾在其報告《氫能:如日方升》中提出,到2050年,氫能和氫能技術的市場,年產值將達到2.5萬億美元,為全球提供3000多萬人的工作機會。如果算上配套產業,這個產業的規模將呈指數級上升。
▲圖片來源:《氫能,如日方升》報告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既寬又長,應用廣泛,具備生態效應。TrendBank給予產業鏈一個特有的名字:具備亞馬遜生態效應的產業鏈。這樣的產業鏈一旦具備一定規模,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自我更新能力與創新能力。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圖譜(圖片來源:TrendBank)
▲今日氫之應用(來源:IEA)
▲氫能與燃料電池部分應用(圖片來源:TrendBank)
▲燃料電池五大種類(圖片來源:TrendBank)
▲圖:燃料電池三大應用類型(圖片來源:TrendBank)
二、各國積極推出政策與布局示范應用,意圖搶占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制高點
2018年以來,至少有19個國家已經推出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的政策,有越來越多國家正在加入這個行列。據TrendBank勢銀調研,目前五大洲均有國家已經涉足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或已經推出了相關政策。
▲圖片來源:IEA
不僅如此,部分國家的氫能燃料電池示范已經達到了可以不依賴于政府補貼而實現盈利的水平。例如,美國開展的氫燃料電叉車示范項目,以及日本開展的Ene-Farm家用微型熱電聯產項目。
▲圖片來源:TrendBank
在今日中國,眾多企業也在不同區域積極地開展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應用。TrendBank進行過調研工作并出具了一份報告。
三、成為“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示范城市,將在未來主導產業發展格局,占據發展優勢地位,獲取發展最大紅利,占據氫能產業制高點
中國發展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具有以下幾大特色:
01氫能供應基礎設施與應用需高度協同
在工業應用領域,氫能應用具有上百年的歷史,整個供應基礎設施較為完備。但在交通運輸領域以及供熱供電領域,無論是管道、抑或是加氫站,以及背后的氫能供應鏈,都仍不完善。
在氫能供應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應用發展過快將可能帶來無氫可供、無氫可用的情景,從而使得應用趴窩;反之,如果氫能供應基礎設施太超前,而應用無法跟上的話,將帶來巨量資金沉淀,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因此,氫能供應基礎設施與應用需高度協同。而這種高度協同,如果由城市和區域去承擔的話,將會用最小的成本,帶來最大的效益,同時將以最快的速度推進應用示范,讓每個城市和區域找到自身最適合的發展方式。
而每個城市和區域的動作和經驗,都將有助于以最小成本最大效益幫助中央推出統一的政策,從而促進城市和區域的進一步發展。
TrendBank認為,“以獎代補”、自下而上,示范城市實踐發展產業、總結經驗,中央協調政策統一、推向更多的城市,無異于氫能燃料電池領域的“改革開放”。
02中國區域面積廣大,人口、經濟基礎、資源稟賦、地理形態各不相同,適合不同的應用示范
2019年,TrendBank受邀參加殼牌SHELL的“GameChanger”活動并發表演講,第一次提出了“氫能胡煥庸線”的概念,探討中國不同區域的應用適用性問題。
*注:胡煥庸線,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圖片來源:TrendBank
在“氫能胡煥庸線”以東地區,有著中國43.8%的土地面積,94.1%的人口,地理形態以平原、水網和山丘為主,這些區域具備良好的電氣化基礎設施,但有相對較高的能源價格。TrendBank認為,這些區域更適合發展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
在“氫能胡煥庸線”以西地區,有著中國56.2%的土地面積,5.9%的人口,地理形態以草原、沙漠和雪原為主,這些區域具備較不完善的電氣化基礎設施,但有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TrendBank認為,這些區域更適合發展氫能列車、固定式發電以及分布式發電等應用。
03中國部分省市與區域積極踐行“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
通過“以獎代補”,將發揮地方和區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而那些獲得“以獎代補”的示范城市,將在未來主導產業發展格局,占據發展優勢地位,獲取發展最大紅利,占據氫能產業制高點。
“改革開放”造就了一批先行城市,而“氫能改革開放”將再次重塑中國城市與區域的競爭格局。
此前,TrendBank曾對江蘇、山東、山西、京津冀等部分推出氫能政策的地區做過分析,主要從氫源條件、政策扶持、綜合實力(包括產業基礎、經濟基礎等)等方面做評判。
萬鋼所說的氫能優勢地區是怎么樣的地區?
氫能優勢區域,京津冀也有一份
TrendBank根據以上三項主要因素對國內部分省市氫能產業發展潛力做了一個初步評估:
▲圖片來源:TrendBank
TrendBank認為,在新政中所提到的“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涵義,可闡述如下:
1.有基礎
“有基礎”的涵義包含產業基礎、經濟基礎、人口基礎、科研基礎、資源稟賦基礎。其中:
產業基礎:具備產業鏈上下游完備性、良好的制造業基礎、零部件產業基礎、裝備制造產業基礎、多種類終端應用基礎;
經濟基礎:較高的GDP與地方財政收入,較好的經濟增長率;
人口基礎:較高的常住人口數量;
科研基礎:較多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較多的科研成果產出;
資源稟賦基礎:較豐富的副產氫,有優勢的能源資源。
2.有積極性
“有積極性”的涵義包括政策積極性、產業園區打造、招商積極性。其中:
政策積極性:推出詳細、具體、有適用性和執行性的相關政策;
產業園區打造:有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園區;
招商積極性:積極招商,引進或投資相關項目,積極打造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
3.有特色
“有特色”的涵義包括資源特色、應用特色、模式特色、政策特色。其中:
資源特色:是否有多余的副產氫,是否有有優勢的能源資源;
應用特色:是否能夠發展多種類終端應用、或是否能夠發展獨特的終端應用;
模式特色:是否具有各類創新的模式發展產業;
政策特色:是否具有有特色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