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6月03日
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行業的需求
投資建議
建議關注整車、充電+車輛運營、動力電池、電池系統集成、電池設備等環節n重點推薦公司包括:比亞迪:產業鏈垂直整合、全球布局、先發優勢巨大的龍頭標桿企業;江淮汽車
建議重點關注公司包括:新能源微型車銷量領先、全面布局純電、混合動力,在新能源領域厚積薄發的吉利汽車;多地布局客車產能、深耕新能源城市客車產業鏈、兼具國企改革預期的金龍汽車;獨立打造品牌能源站,戰略布局動力電池環節的力帆股份;材料、電池、整車、金融租賃全面布局,壯士斷腕聚焦新能源領域的西部資源;
此外建議關注受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需求拉動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機運營服務鏈:東源電器,易事特,科陸電子,欣旺達,先導股份,新宙邦,杉杉股份行業觀點n
市場需求大風起: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預計今年增長150~200%,銷量達到20~25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明年增速保持50%以上,達到35~40萬輛;截止今年7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9.89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同比增長近4倍,純電動乘用車同比增長2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同比增長85%,純電動商用車同比增長7倍;新車型不斷推向市場,各級別車型中的高性價比車型成為爆款;新能源客車、物流車經濟性顯著,充電易解決,交通部支持,需求爆發;
需求增長可持續:隨著新能源汽車運營保有量的增加,消費者認知逐步提升,行業發展過程中逐步“去偽存真”,使得消費者購買意愿跨過了“無知無畏”階段,來到了“成熟理性”階段,意愿購買比例回升至43%;車價與續航及充電仍然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隨著動力電池成本快速降低和補貼的持續,以及充電設施的普及,預計新能源汽車成本及價格降低,需求將受到有力支撐;參考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行業“鯰魚”出現,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帶動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且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預計較美國至少大4倍、價格彈性更大,在充電便利性遠不及美國的情況下銷售放量,預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將更快;新能源車2014年銷量在商用車市場滲透率僅0.05%,客車銷量滲透率僅3%左右,乘用車中僅為0.3%,年銷量即便增長10倍,成長空間也仍然十分巨大;
央地扶持鼓風急:去年底半個月內國家連續兩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增收約2000億,足以支撐2020年推廣目標所需的車輛購置及充電設施國家補貼;連續出臺交通運輸業推廣意見、2016-2020年補貼標準(車企國補改為部分預撥)、公交成品油補助調整,充電設施建設政策即將出臺,彰顯新能源汽車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治理大氣污染之戰略行業的地位;以公帶私思路清晰,可行性強,新能源營運車輛在前期將受到更大推動;中央持續監督各個地方扶持政策及規劃、制定、出臺、落地和考核,積極破除地方保護,并釋放市場活力,保障充電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將移除產業發展瓶頸,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飛的更快、更遠;
風險提示
估值偏高;扶植政策不到位;油價大幅下跌,海外銷量下降,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估值;不良產品流入市場造成事故,影響產業發展整體信心和推進進度;
上一篇:電池技術難題難解
下一篇: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蓄勢待發